-
2021-10-11科学谋划 统筹推进 构建新时期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新格局
-
2021-10-11助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框架 --《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解读
-
2021-8-6污水热能利用国际现状与趋势
-
2021-7-7余氯对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影响的定量研究
-
2021-7-7生活饮用水中嗜肺军团菌的酶底物测定方法研究
公司快讯
我国目前的水资源不仅表现为数量严重不足,而且水体质量也越来越差,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的质量状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达到了解、保护、管理和改善水体质量的目的,必须对影响水体质量的物质的形态、性质和含量进行有计划的调查研究和监测,以便得到明确的认识,进而有助于利用立法、经济、教育、行政和技术等手段,有效地控制水体污染。因此,水质监测是进行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的基础,是贯彻执行水环境保护法规和实施水质管理的依据。
水质监测的目的水质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库、海洋)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水质监测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代表水质质量现状的数据,供评价水体环境质量使用。
(2)确定水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规律,追溯污染物的来源、污染途径、迁移转化和消长规律,预测水体污染的变化。
(3)判断水污染对环境生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的实际效果,为制定有关法规、水质标准等提供科学依据。
(4)为建立和验证水质模型提供依据
(5)为进一步开展水环境及其污染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水质监测的主要内容有水质监测方案制订、确定监测项目、监测网点布设、样品采集与保存、水质分析、数据处理及编制监测报告等。水质分析就是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测定水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是水质监测的重要内容,也是水质监测的基础。水质评价是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简称,是根据水体的用途,按照一定的评价参数、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体进行定性和定量评定的过程s水质评价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新兴学科水质评价可分为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等多种类型 。
- 上一个:环境监测的目的和环境监测的分类
更多
资讯活动

快速获取免费报价